现在位置: 首页 > 太和 > 正文

太和华源医院:矗立医药高地,多举措打造中西医结合诊疗新样板

来源:原创 发布者: 阅读:202 时间:2024-08-21 13:35:57

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 实习生 刘宇晴 洪璐)在椿樱河畔,被誉为医药高地的太和大地上,如今 […]

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陈东海 实习生 刘宇晴 洪璐)在椿樱河畔,被誉为医药高地的太和大地上,如今又挺立起一座草木葱郁、设备齐全、人才济济的医院——太和华源医院。

太和华源医院前身为皖北医院,自被华源医药集团并购以来,坚持差异化发展道路,着力打造智慧医康养防的华源“样本”医院,秉承“厚德厚积,惟实惟新”院训,坚持以满足百姓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百姓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打好“亲情牌”,提升“软实力”,夯实“硬支撑”,创新举措,提质增效,着力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我腰疼几十年了,一发病就手抖腰疼,特别折磨人,现在来太和华源医院治疗三天了,症状明显减轻了,太和华源医院服务也好,技术也高,再治疗几天我相信我的病能得到更大缓解,为太和华源医院点赞。”8月17日,太和县倪邱镇居民祝超向记者高兴的介绍说。

先进的医疗设施是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太和华源医院拥有国际国内一流品牌的AVANTO 1.5T磁共振、德国西门子SOMATON EMOTION CT 、联影uCT528、德国西门子Artis zee celling血管机等先进设备,更是拥有全市唯一一台德国赫尔曼臭氧治疗仪,众多先进设备为皖北百姓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人才是发展医疗的第一要素,太和华源医院始终坚持走“科技兴院,人才兴院”之路,现有高级职称医生30余名,其中已在胆石病中心、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康复科、外二科、眼科建立名医工作室。

依托先进设施和优秀人才,坚持发挥新中医药特色优势为发展方向,吸收和引进现代医学发展成果,太和华源医院建设起中医四诊结合中草药、推拿、拨针、电针、灸法、正骨、拔罐、臭氧大自血疗法、红外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科室,不但中医特色浓厚优势明显,现代新中医的应用也在阜阳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康复中心是太和华源医院重点专科,也是该院中西结合诊疗模式的一大成功案例,以PT、OT、ST以及物理治疗等现代康复为基础,结合传统康复针灸,推拿,中药等多种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康复成功率和治疗模式在全省居于一流。

“我们康复中心设备先进、布局合理、环境宽敞明亮,每周还有安徽省立医院倪朝民教授定期诊疗、教学,技术先进,在地区内康复医疗方面居于一流地位,以脑卒中后恢复为例,通过我院特色中西结合诊疗模式治疗后,80%患者可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30%患者可进行简单轻松工作。”太和华源医院康复中心大主任、主治医师王宇说。

经过不断实践探索,太和华源医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临床、医疗、康复、急救、预防、保健、科研于一体的非营利大型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开设临床科室23个,医技科室10个,构建起了贯穿院前、院中和院后全过程、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模式,从院前、院中、院后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要求,太和华源医院坚持医防康养差异化发展道路,践行‘用心做事、诚可感天的’的华源精神,正向‘弘扬传统中医,发展现代医学,建设管理体系科学、硬件设施先进、技术水平一流、服务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康复医院’的发展目标迈进,进一步为地区群众健康兜牢健康底线,为太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华源贡献。”太和华源医院党支部书记、常务副院长孟磊说。

版权说明: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