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导报新春记者走基层阜阳站系列报道之一
本网讯 (工商导报记者季思华) “俺在外打工两年多没有回家过年了,今年年三十回家刚到庄子边,被村庄变化差点搞懵了,以为摸错了庄子,谁知道,仔细一看,这就是俺童楼村呀!”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家住阜南县郜台乡童楼村67岁的童明华老汉在走亲访友时逢人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童楼村地处阜南县蒙洼蓄洪库区内,是阜南县政协的扶贫联系点。2016年以前,该村在饮水、道路、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短板,全村有贫困户148户409人,对照童楼村发展短板,2016年,阜南县政协先后协调为该村修建道路1700米,新建公厕2座,安装村级光伏发电站1个、太阳能路灯90盏,使该村成为全县首批脱贫出列村和省美丽乡村建设村。2017年,该村又在精准扶贫的帮助下,投资400多万元,建设了1个文化广场,1个健身广场和1个农民乐园,10个公厕,拓展淮堤绿化长廊1200米。全村4个柳编大户产业带动82户群众脱贫。村集体收入11万元,其中(苗木基地收入6万元,光伏发电收入5万元)。
“通过县政协帮扶,我们在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带动、光伏发电、公益岗位开发等方面实现了突破,使贫困户逐步实现了稳定增收。2018年,我们在上级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计划继续延伸对曹郜路绿化、亮化和美化,进一步加大美丽乡村以及沟河鱼塘治理力度,并让全村8户,45人还没有脱贫的贫困户全部脱贫”。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阜阳市第五届党代表,阜南县郜台乡童楼村党支部书记童光久接受记者采访时信心十足的说。